楊東平 :日本學校教育的細節(jié)
大家好,我們繼續(xù)來討論日本教育。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來讀兩本書,這就是一個中國家長寫的,《日本國立小學的365天》和《日本公立中學一千天》,寫的是她的兒子從北京轉學到日本,上了一年小學,然后上了三年初中的經(jīng)歷。家長的第一手的考察和記錄,比我們很多新聞報道式的對日本教育的觀察要真實得多,而且具有非常豐富的多種角度的細節(jié),是一種原生態(tài)的展示,使我們對日本的學校到底是怎么樣的,有了一種活生生的真實的感受。
▲作者譚琦,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
日本小學的目標是什么
我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國家長所感受到的日本教育。首先,跟我們的印象一樣日本的小學教育是非常寬松的,或者說非常稀松。
我認識有一位中國媽媽,她當時非常焦慮,講在日本的學校根本學不到東西,打算讓孩子再從日本轉學到北京上學。作者也是這個評價,她說學;緵]有課業(yè)負擔,完全沒有學習壓力,對學生的要求很松,關注的是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手工能力,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正經(jīng)的課倒是不重要的,到了初中才有了第一次的考試;而且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都是由班主任包班的,就是全科教師;到初中的時候學校也是不留作業(yè)的,但是教科書配有習題冊,學生根據(jù)課程的進度自己寫作業(yè),到考試的當天提交給老師。
一直到2011年以前日本的小學沒有外語課,后來2011年以后增加了外語課。外語教學的內(nèi)容非常簡單而且不是必修課,正式的英語學習也是從初中才開始的。
那么,日本小學的目標到底是什么?
這本書里面記錄副校長的講話講了三個口號——交上好朋友,變得更聰明,身體更強壯!你看它的小學教育的目標就是這么感性。而且我們難以想象的是,日本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禁止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因為他們都是就近入學的,一般從家里走到學校5分鐘到20分鐘之內(nèi);如果你是上的私立學校,或者跨學區(qū)的,距離比較遠,要乘公交車的,可以在開學的第一周有家長陪同,上一周以后也要自行上學。還有一個很奇葩的規(guī)定,就是小學的男生一年四季都要穿短褲,只有上了中學才可以穿長褲,我們也不理解這是什么道理。
那么日本公立學校的學校建筑、教學設施都是標配。為了均衡的教育品質公立學校的校長老師最長到6年必須流動到其他學校。這都是日本基礎教育的基本制度。
課程教學
日本的國語的教學特別重視閱讀和寫作。我特別感興趣的是寫作課,跟我們的作文課的要求很不一樣,小學主要是表達感受的,叫感想文,就對一些具體的事情的感受。但是到中學以后,寫的作文叫做意見文,是具有論文研究性質的一種作文,要有邏輯性和批判性,選題也非常生活化,而且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
初一的選題是偏重于人際交往這些方面——
男女生之間存在友情嗎?
人的外觀和內(nèi)在哪個更重要?
從初二開始就要探究事實的真相,討論是非成為主要的主題——
從學生時代開始染發(fā)和戴耳環(huán)應不應該是自由的?
學校應該允許因為外貌和家庭背景的差異而產(chǎn)生的潛規(guī)則存在嗎?
初三的主題就更為關注社會問題了——
巴士和電車當中需要設置優(yōu)先席嗎?
電視應該播放自殺和殺人的報道嗎?
日本破壞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
智能手機和自殺的關系。
中學的意見文寫作要求1200~1600字,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母語教學對人的思維邏輯能力和批判能力的一種構建。
俱樂部活動和體育
但是日本學校ZD的特色,按這兩本書的介紹來看還不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書中花了很少的篇幅。在日本的尤其是初中生他的最主要的學習生活是他的下午的課外活動,他們稱之為“部活”,就是俱樂部活動。
每一個學生都會參加一個俱樂部,俱樂部包括體育類的、文藝類的和科學類的,但是幾乎3/4的學生參加的都是體育類的俱樂部,包括排球、籃球、羽毛球、棒球、壘球等等,種類非常多。關鍵在于它的“部活”是非常專業(yè)的,因為它沒有少體校這個制度,專業(yè)運動員都產(chǎn)生于中學的俱樂部當中,所以你要參加部活的話,每周要集訓3~4天,然后再加上自己的訓練,以參加全國大學生比賽作為目標,訓練量非常大,非常嚴格、專業(yè),而且也都是自費的。作者的兒子參加的是羽毛球,羽毛球的全套裝備和花費也不小。
日本的體育教育很有特色,包括運動和保健兩部分。體育是運動,保健是健康。它的體育課不僅僅是校內(nèi)的,而且包括到大海當中去游泳,去遠足攀登、滑雪,多種戶外活動而且希望能夠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日本學校開運動會的方式,也是我們很難想象的。日本的中小學生的運動會,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全體參加,不是派最優(yōu)秀的代表來代表班級參加。譬如說各個年級的接力賽,各個班級用顏色不同來區(qū)分,根據(jù)顏色的記錄得分。還有一些傳統(tǒng)的項目,就像這個齊步競走、蜈蚣競走、兩人三腳、跳大繩等等都是集體項目。難度最高的,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是團體操和金字塔等表演項目,就是要全班的學生集體完成的一個項目——金字塔就是搭人梯,從高往低形成一個金字塔——每年運動會為了準備這么個項目,很多學生渾身是傷,但是最后能夠在學校表演成功,學生獲得巨大的成就感。日本學校的體育和運動會的重心并不在競賽的結果,而是鍛煉意志,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
食育和家務
那么日本還有一些課程是中國完全沒有的,譬如說是食育。日本學校它講的五育并舉,它的五育是指食育、體育、知育、德育和才育,而食育是五育之首,是培養(yǎng)人吃的能力,培養(yǎng)生存能力。因為吃是一個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所以排到五育之首。關鍵是在于這些目標,都是很具體和可以操作的。像吃的能力,它的具體目標就是保持身心健康,理解飲食的重要和快樂,能夠選擇和烹飪飲食,然后有想一起吃飯的人,理解日本的飲食文化并且加以傳播和推廣。
那么日本教育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課程,在中國是沒有的——家務。這個課程在小學叫做家庭課,初中叫做技術家庭課。那么家務在日本的基礎教育中重要到什么程度,他們有一個說法,家務是國家的起點。我們聽了這個說法感到非常震驚,家務是國家的起點,其實這就跟中國先賢所說的“齊家治國”的概念是一脈相承的,你只有齊家才能治國?上г谖覀兊膶W校教育當中,家務早就失傳了。那么同樣,它的家務課的內(nèi)涵和教育目標也是很具體的,技家課在初中一二年級是70課時,三年級是35課時,內(nèi)容一半是學習家庭領域的一些知識,另外一半是學習具體的生活技能。它指向的目標同樣是學會生活、學會生存。
那么日本是一個高度競爭的社會,難道日本的中小學真的完全不重視競爭嗎,也不完全是。其實跟很多歐美國家一樣,它的競爭性的學習是在高中階段才開始的,義務教育階段強調的主要是和自己的比較。在日文當中稱之為“自己軸”,也就是說你不要去跟外人比較,自己和自己比較,每天有進步,這樣子你就會積極主動地克服各種困難,日有所進。
所以我想日本的學校教育在這些方面都是很發(fā)人深省的,F(xiàn)代學校表面上看好像大同小異的,但是你一旦深入進去,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差異還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日本的學校它具有很明確的現(xiàn)代性,也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在這些方面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那么,我想說的是,對于我們中國的研究者,應當更多關注我們的亞洲近鄰,了解亞洲。比較而言,日本、韓國、新加坡,包括像泰國、印度這些亞洲國家,跟中國的相似性更多,它們教育轉型的經(jīng)驗和教訓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謝謝大家。
(作者:楊東平,21世紀教育研究院理事長、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
文章來源于教育思想網(wǎng) ,作者楊東平
本站(databaseit.com)部分圖文轉自網(wǎng)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底部郵箱),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