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父母們,不要用“富養(yǎng)”和“溺愛”毀掉孩子們
我們的父母們總是害怕我們會吃苦受累,總是要給予我們zui.好的東西,在中國有句老話,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在教育問題上,中國父母又一次碾軋了世界。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超過七成中國父母擔心自己還沒有為子女做到zui.好。
無獨有偶,最近一篇《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在朋友圈瘋傳。
一位當高管的媽媽,月薪三萬,可因為孩子一個暑假就花了三萬五,她連新衣服都不敢買。
于是,當人們問為什么中國人都不愿意生孩子,答案無一例外:貴和累。
傾家蕩產(chǎn)幾乎成了中國式教育的代名詞。
可父母的付出和犧牲卻沒有換來熱氣騰騰的好日子,反而造成了很多親子關系的困局。
現(xiàn)在的父母就算沒有富甲天下,也要傾其所有、勒緊褲腰帶地富養(yǎng)孩子。
前段時間的一篇《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文章刷爆朋友圈。
一個在企業(yè)當高管的媽媽,月薪三萬,女兒在廣州某外語學院附屬名校讀五年級,家里大頭支出由老公搞定,暑假女兒去一趟美國游學,10天20000元,女兒平時在家需要請阿姨照顧,5000元;7月份鋼琴考級,每周要上兩節(jié)鋼琴課,200元一節(jié),一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語、奧數(shù)、作文三科培訓班6000元,這幾項加起來就要35000元了……
其實不論富人家還是窮人家,所有家庭都本著“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觀點不顧家庭資源多寡和孩子的天賦差異,就算傾盡所有也要讓孩子享受zui.好的生活條件和教育資源。
然而,也許他們會在無形中把孩子養(yǎng)成了白眼狼。
8月12日,浙江義烏一母親每月給孩子1200元生活費卻被孩子反問“是不是親生的”。
8月17日,重慶大學生嫌1500元生活費太少躲網(wǎng)吧“抗議”父母,最后父母只好妥協(xié)增加500元生活費。
普通家庭,父母節(jié)衣縮食也要把孩子當“富二代”養(yǎng),換來的是卻是孩子的自私自利,虛榮無度。
? 最可悲的教育,莫過于寒門養(yǎng)“貴子”。
有機構(gòu)在北京大學生群體中做了一個關于每月生活費調(diào)查:
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近三成在京大學生月生活費超過1600元,其中餐飲占比高達48.16%,購買穿戴用品和社交娛樂位于第二、第三,部分同學缺錢時還會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借貸產(chǎn)品。
一個劉姓同學說他的父母每個月都會給他2000元,但是有時仍感覺錢不夠花,比如“吃飯一天大約40元,一個月就要1200,然后再加上聚餐零食這些,一個月估計也得800元吧,而且有些男生還抽煙一個月不少于300元。”
然而比起男生,好多女生對生活費的預期要普遍高一些,因為他們除了每個月固定的花銷之外,還需要預留出一筆額外的錢,用來買衣服化妝品之內(nèi)的生活用品。
是的,隨著現(xiàn)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很多父母不管自己過得有多艱難,他們也要想盡辦法把zui.好的留給孩子。
杭州有一名男子身患重病,已然確診為肝癌晚期,呼吸急促,因而需要氧氣維持。
女兒讓他多吸幾口氧,他卻說自己能透得過氣來。
而且女孩是這位男子抱養(yǎng)的,并非親生。假如不是這場癌癥,她或許永遠無法體會她的爸爸原來愛如此深沉。
后來,這位男子跟她說實話了,他說“我總想著能給你多省兩塊錢用用……”聽到這句話,女兒不禁淚流滿面。
“一個小時的氧氣費只需要四塊錢啊!”
我們的父輩那一代人大都吃了很多苦,都被窮怕了,都知道生活的不容易。
所以他們就算累死累活也不能讓孩子走上自己的舊路,去體會自己當初遭過的罪,去品嘗為了錢發(fā)愁獨坐到天亮的滋味,去體驗為了工作當“孫子”扇自己耳光的心酸。
為了孩子以后能活得自由,活的輕松,“富養(yǎng)孩子”這個理論被無數(shù)家長奉為真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一個氣度不凡,氣質(zhì)優(yōu)雅的王子跟公主,養(yǎng)尊處優(yōu),歲月靜好。
但是,普通家庭再怎么勤儉節(jié)約的過日子,也無法憑空去假裝身處在某個階層。
裝得再真,也是假的,騙不了別人,只會誤了孩子成長。
父輩用低聲下氣去換孩子的光鮮亮麗,那樣只會適得其反。
? 富養(yǎng)大的窮孩子,容易變得自私自利,虛榮無度。
有得人會問,普通家庭富養(yǎng)出來的女兒會是什么樣的?
自私自利,見利忘義,難辨是非。
網(wǎng)上有這樣一則新聞,重慶有一個12歲的小學生把父親的養(yǎng)老錢偷偷花了二十一萬。
這位父親因為老來得子,甚至珍愛,所有把孩子看得很重,要什么給什么。
這21萬是老家的征地賠償款,加上他平時上班的工作,本來是留作養(yǎng)老的錢。
知道某天,鄰居告訴這位父親,你兒子領著一幫人在外面吃喝玩樂,有時候一天要花掉一萬多。
知道此時這位父親才發(fā)現(xiàn),原來征地的被孩子拿去揮霍了。
才小學六年級,就是整天西裝革履,請同學朋友到處胡吃海喝,在同伴面前充闊氣,尋找存在感。
他還說,自己很享受這種被別人叫“大哥”的感覺。
父母尚在茍且,他卻在炫耀詩和遠方。
被富養(yǎng)大的窮孩子,不但不知足,不知道感恩和體貼父母,還會生出愛慕虛榮、自私自利、不學無術(shù)的壞毛病。
? 在現(xiàn)代社會,“富養(yǎng)”早就已經(jīng)被很多人誤解。
父母們簡單地將“富養(yǎng)”理解為優(yōu)質(zhì)的物質(zhì)生活,其實不然,富養(yǎng)指的應該是精神上的富足,讓孩子知道更多的文化,歷史,以及各種技能,這些東西的富足不僅能愉悅他們的身心,更能增長他們的見識,提高他們的辨別能力。
真會這樣也不至于有那么多學生,被學生貸,搞的背井離鄉(xiāng),傾家蕩產(chǎn)。
這些悲劇的產(chǎn)生多是,孩子在家被過于縱容,連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 都分辨,控制不了。
這樣的人在學校尚且如此,出了社會只怕造成的危害只會更大。
真正優(yōu)質(zhì)的教育從來不是購買就能獲得的,之前北京狀元說“現(xiàn)在的狀元都是家里很厲害的那種”時,中國家長不應該為經(jīng)濟不夠優(yōu)渥而焦慮,而應該反省有沒有在精神上富養(yǎng)過孩子。
在央視節(jié)目《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中,16歲復旦附中的美少女武亦姝圈粉無數(shù),滿足了人們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武亦姝,在舞臺上表現(xiàn)出的自信與從容,令人折服。她至少有2000首詩詞的儲備量,用她的話講就是,“先搶下來再說,反正我都會的。”
但她并不是一個詩詞的復讀機,而是出于熱愛,更是從小到大的耳濡目染。
武亦姝對古詩文的愛好是受到了父母的影響,她父母喜歡閱讀,家中藏書很多。
古今中外,但凡優(yōu)秀之人,都是有見識有眼界的的人,而這些見識和眼界都來源于孜孜不倦的閱讀。
Facebook的創(chuàng)辦人扎克伯格會在工作之余用大量時間的閱讀來提升自己的見識和開拓眼界,他的讀書習慣很嚴苛自律,保證能在15天左右讀完一本書。
他說:“讀書讓我明智,讓我深入地探討身邊的事,而且書中的見解,比當下多數(shù)的媒體報道都要深刻。平時我要多花時間看書,而不是只看新聞。”
馬云也是這樣,從小到大,一直堅持閱讀,不斷刷新自己的見識,以此來挑戰(zhàn)新領域。
所以,不是在家里擺了一柜子書,孩子就會讀,也不是給孩子買學區(qū)房,孩子就能成狀元。
而是在家里營造熱愛讀書的氛圍,父母引導陪伴,共同探索,這樣才會幫孩子養(yǎng)成終生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西方精英教育堅持一個育人準則:終身學習和全面成長。這是保證財富代際傳承的必要條件。
所以,“富養(yǎng)”并不是滿足孩子的所有物質(zhì)要求,而是富在養(yǎng)見識和眼界。
? zui.好的富養(yǎng),是給孩子很多很多的愛。
在韓劇《請回答1988》里面,雙門洞的孩子都是“富養(yǎng)”長大的。
富在精神世界,富在給孩子很多很多的愛。
女主角成德善,父親是老實本分的銀行職員,母親是家庭主婦,家里有三姐弟。
一家人本來過著平淡的生活,卻因父親替人擔保失利而欠下一筆巨債,從此一家人搬進陰冷潮濕的地下室生活。
德善爸爸是一個“濫好人”,在家里十分窘迫的時候,仍會照顧路邊老奶奶的生意。
德善媽媽是一個勤儉持家的主婦,會把一筐土豆變著花樣地做給家人吃,盡力呵護三個孩子的成長。
孩子們也從父母身上繼承了賤兮兮的樂觀、窮兮兮的精致,以及慫兮兮的好強。
雖然生活很清苦,但一家人在一起,好像比什么都開心。
給孩子很多愛,他們才會明白家人永遠是最重要的,也許貧困的家庭讓他們過早的感受到了成人世界的不易,但也更加懂得感恩父母,進而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辜負父母的一片苦心。
畢淑敏在《生活要有暖和光》中寫道,“胸中裝滿深切的愛,生活就會燦爛千陽。內(nèi)心保持沸騰,世界也為你綻放。”
沒有人不希望孩子成龍成鳳,但既不能以父母的權(quán)威來凌虐逼迫孩子,也不能
傾其所有把孩子養(yǎng)成白眼狼。
? 真正的富養(yǎng),在于精神的富養(yǎng)。
是在生活的苦難面前堅強、堅韌,在孩子的教育中慈愛、溫柔,身體力行做孩子zui.好的導師和榜樣。
讓孩子明白生活的艱辛,體貼父母的不易,引導孩子依靠勤奮和付出才能改變貧苦的生活。
讓他們明白唯有精神的成長、意志的堅強,以及勇氣的磨練,才能成為耀眼的星辰。
本站(databaseit.com)部分圖文轉(zhuǎn)自網(wǎng)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作者持權(quán)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底部郵箱),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