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識點預習
2023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識點預習(精選)
有很多的同學是非常想知道,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有哪些,那么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3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識點預習,歡迎大家來閱讀。
高中必修一地理基礎知識點
1、天體的類別: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衛(wèi)星、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等。
2、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征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晝夜更替;
(2)無大氣,故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大,隕石坑多,無聲音、無風;
(3)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穩(wěn)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tài)水。
6、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7、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8.太陽活動的影響:黑子——影響氣候,耀斑——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帶電粒子流――磁場――磁暴。
9、太陽輻射的影響:
①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
②太陽能是我們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
速度:①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至0) ②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陽日(24時,晝夜更替周);
意義:①晝夜更替 ②不同經(jīng)度不同的地方時 ③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線: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度)。
12、晨昏線與經(jīng)線:晨昏線與經(jīng)線重合-----春秋分;晨昏線與經(jīng)線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時間計算:所求時間=已知時間±區(qū)時差+ 途中時間
14、時區(qū)=經(jīng)度/15°(若不整除,則四舍五入),區(qū)時差=時區(qū)差
15、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0°)時間為標準時,也稱為格林尼治時間,也是零時區(qū)的區(qū)時。
16、日界線:自西向東越過日界線(不完全經(jīng)過180°經(jīng)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越過日期加一天。
17、公轉
速度:1月初--近日點—速度快,7月初--遠日點—速度慢;
意義: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帶的形成 。
18、公轉與自轉形成了黃赤交角(23°26′):
、冱S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
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
、谖鍘У膭澐纸缇: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回歸線極圈之間為溫帶、極圈極點之間為寒帶 ;
、廴酎S赤夾角變大,熱帶和寒帶變大,溫帶變小;若黃赤夾角變小,熱帶和寒帶變小,溫帶變大;
若黃赤交角為零,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消失。
高中?嫉乩肀匦抟恢R點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和固體雜質(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課本29頁圖2.1)
高度 溫度 大氣運動 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 2000-3000千米 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 50-55千米 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運動 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于高空飛行
對流層 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 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對流運動 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最密切
二:大氣熱力作用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于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云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于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俅髿馕盏孛娴拈L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于大氣對于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差,但是對于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诖髿饽孑椛涫谴髿廨椛涞囊环N,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二:大氣的熱力狀況
大氣的熱力作用
1)熱力環(huán)流: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從圖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壓線向低壓方向(向下)彎曲,高空等壓線向高壓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影響因素: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則風力越大(圖2.10,2.11,2.12)
在單一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風向垂直等壓線,指向低壓
風向 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在三個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始終由高壓指向低壓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氣環(huán)流
1)三圈環(huán)流(課本37頁圖2.14)
、僭诘乇硇纬闪似邆氣壓帶和六個風帶,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南北移動,對于北半球來說,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圖2.15)
②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 (3)季風環(huán)流(圖2.18)
地區(qū) 東亞 南亞,東南亞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成因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風向 冬季 西北風(亞洲大陸) 東北風(亞洲大陸)
夏季 東南風(太平洋) 西南風(印度洋)
四: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
1)鋒面系統(tǒng)—冷鋒和暖鋒(圖2.19,2.20)
冷鋒 暖鋒
概念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天氣特征 過境前 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單一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過境時 陰天、雨雪、刮風、降溫 連續(xù)性降水
過境后 氣壓升高,氣溫下降,天氣晴朗 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現(xiàn)在鋒后 降水一般出現(xiàn)在鋒前
大氣舉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風,寒潮,沙塵暴
2)低壓、高壓系統(tǒng)—氣旋和反氣旋(以北半球為例,圖2.21) 氣旋 反氣旋
氣壓 低氣壓(中心低,四周高) 高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運動 四周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 中心向四周輻散(北順南逆)
垂直運動 上升 下沉
天氣 多陰雨天氣 多晴朗、干燥天氣
舉例 臺風 長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氣爽”天氣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梳理
1.人口增長模式
(1)人口增長模式的判讀
、俑鶕(jù)地區(qū)判讀:發(fā)達國家、韓國、新加坡、中國等發(fā)展中國家人口再生產類型為現(xiàn)代型(低低低);大部分發(fā)展中國家為傳統(tǒng)型(高低高);個別經(jīng)濟極為落后的地區(qū)(原始部落)為原始型(高高低)。同一國家內部的不同地區(qū)或城市由于受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等因素影響,人口再生產類型也有所不同。
②根據(jù)人口自然增長率判讀:通常人口自然增長率高于1%,人口再生產類型為傳統(tǒng)型;低于1%或為負值,為現(xiàn)代型。
③根據(jù)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判讀: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的形狀為“下寬上窄”,人口再生產類型為傳統(tǒng)型;“上寬下窄”則為現(xiàn)代型。
(2)人口增長模式的影響
、僭夹停撼錾矢,能滿足農業(yè)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死亡率高,容易出現(xiàn)勞動力不足,影響經(jīng)濟發(fā)展。
、趥鹘y(tǒng)型:勞動力充足,促進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口增長過快,加大經(jīng)濟、就業(yè)的壓力,導致積累減少,加劇貧困,引發(fā)資源、環(huán)境、社會問題。
、郜F(xiàn)代型:利于社會積累和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勞動力、兵源短缺,導致人口老齡化,社會負擔加重。
注意:
(1)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原始型到傳統(tǒng)型的轉變是通過死亡率的下降實現(xiàn)的;傳統(tǒng)型到現(xiàn)代型是通過出生率的下降實現(xiàn)的。
(2)人口增長模式和人口增長:原始型人口增長緩慢,傳統(tǒng)型人口增長迅速,過渡型人口增長速度減緩,現(xiàn)代型人口緩慢增長甚至出現(xiàn)負增長。
2.人口問題
(1)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
、侪h(huán)境問題: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漬化、環(huán)境污染、全球變暖、物種減少等。
、谏鐣䥺栴}:醫(yī)療、教育、交通、居住、就業(yè)困難,糧食匱乏,生活水平難以提高,等等。
、壑萍s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④解決措施:實行_,控制人口數(shù)量,提高人口素質。
(2)人口老齡化問題及解決措施
①對社會:社會經(jīng)濟負擔加重,勞動力不足影響經(jīng)濟發(fā)展,國防兵力不足。
②對個人:養(yǎng)老負擔加重,精神孤獨,老人保障不夠。
、鄞胧汗膭钌,接納移民。
高中必修一的地理知識點
1、對流層的特點:
、匐S高度增加氣溫降低;
②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
、厶鞖鈴碗s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
、匐S高度增加溫度升高;
、诖髿馄椒(wěn),以水準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3、大氣的熱力過程:
太陽輻射--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大氣保溫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
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氣的保溫效應: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并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
7、氣溫與天氣:白天多云,氣溫不高(云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云,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8、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9、氣溫的水準分布:
、倬暥确植迹壕暥仍礁,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qū):海南島?②海陸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
、蹥鉁馗叩牡胤,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10、氣溫年較差:
、儆绊懸蛩兀汉j憻崃π再|;地表植被水分狀況;云雨多少。
②變化規(guī)律: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
11、熱力環(huán)流的性質特點
(1)水準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準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陸風)——干
(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
12、水準方向氣壓與氣溫:近地面,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氣溫低,近地面的空氣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壓。
13.風的形成:大氣的水準運動叫風,水準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等壓線愈密風速愈大。?
14、風向:
(1)風向-—風的來向;
(2)根據(jù)等壓線的分布確定風向:以右圖為例畫A點的風向及其受力
、俅_定水準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并且由高壓指向低壓
、诖_定地轉偏向力方向: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劢孛媸苣ゲ亮(方向與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15、高空大氣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近地面的風,受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每次摩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1、巖石分三大類
、賻r漿巖(巖漿上升冷卻凝固而成);
②沉積巖(巖石在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作用下形成);
③變質巖(變質作用)。從巖漿到形成各種巖石,三大類巖石可以相互轉化,又到新巖漿的產生,這一運動變化過程,構成了地殼物質循環(huán)。
2、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內外力因素(地質作用)
(1)內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內部熱能,它表現(xiàn)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質構造的類型有褶皺(背斜和向斜)和斷層(地壘和地塹)。
(2)外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趨向平坦。
表現(xiàn)為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作用。
、倭魉治g地貌(V型谷);
、诙逊e地貌(沖積扇、沖積平原和三角洲);
③風蝕地貌(風蝕洼地、蘑菇);
、茱L積地貌(沙丘)。
3、六大板塊名稱
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
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一般說來,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
生長邊界——板塊張裂處,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邊界——板塊碰撞處,常形成山脈、海溝。
4、洋流
(1)類型:按成因分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按性質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
、僦械途暥取愿睙釒橹行牡拇笱蟓h(huán)流,北半球順時針流動(與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時針方向流動(與南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
、谥懈呔暥(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huán)流。
△南半球西風漂流,世界最強大的寒流。
△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夏季由西向東流,冬季由東向西流(夏順冬逆)。
(3)影響:
①對氣候的影響:
暖流起到增溫、增濕作用(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起到降溫、減濕作用(澳大利亞西海岸的維多利亞沙漠、秘魯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馬沙漠的形成都與沿岸的西澳大利亞寒流和秘魯寒流有關)
、趯Q笊锏挠绊懀
漁場的分布:寒暖流交匯處,給魚類帶來了豐富多樣的餌料;
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的交匯處;
紐芬蘭漁場——拉布拉多寒流與墨西哥灣暖流的交匯處;
北海漁場——北大西洋暖流與高緯南下的冷海水交匯形成;
秘魯漁場——上升補償流使深層海水上泛,帶來深海的硅酸鹽類,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魚類的餌料。
本站(databaseit.com)部分圖文轉自網(wǎng)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底部郵箱),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