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高考作文題 時間的凝視:平中見奇、淡處知濃
2021高考語文考試已落下帷幕,家輝培優(yōu)高中語文教研組的老師們進行了交流探討。
近年來,上海海派作文鼓勵學生們從材料出發(fā)、開放思考、寫出個性,交流探討為幾位老師對命題的把握、理解與演繹,與每年此時都將高考作文作為一大社會熱點的學生們、家長們、教育界諸同仁一起交流、討論。
原題再現(xiàn):
有人說,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事物的價值才能被人們認識;也有人認為不盡如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呂瑩老師
我們還對2017年春考作文題記憶猶新“有人說:“我走過很多地方,有寒冷的,有溫暖的,有崎嶇的,有平坦的……但沒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關注。”如果說這個題目關注的是空間的多元與豐富與我們的關系的話,那么今年的這一材料則是從時間的維度追問意義和價值的生成。時間對我們而言具有兩面性,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其中,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另一方面,時間也超越了我們的個體存在,甚至超越了我們的集體存在,它指向某種我們在有限的視角上無法企及的遠方。因此,這就要求考生有更廣遠的眼光、更博大的胸懷、更深厚的積累。
題目采取的表達架構是考生最為熟悉的類型,“有人說……也有人……”表面上構成典型的二元對立的形式,但仔細分析卻也能看到些許差異。
“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意思是在一定時間跨度中的選擇與揚棄的過程。這里應該厘清的是,時間本身或許并不是主體,沉淀是由人類社會做出的,其中既包括個人,但更多的是集體力量的體現(xiàn),是一定歷史時期后共同的選擇和社會趨勢。
“事物的價值才能被人們認識”,緊接上一句構成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事物的價值”可以是自然科學的相對正確性,可以是社會規(guī)律得以驗證,也可以是某種藝術價值得到認同,還可以是某種真相得以伸張獲得恰當解讀?忌谶@方面的材料積累應該是充足的,關鍵是要在論證的過程中注重合理與多元。“才能”所指出的必要性,引發(fā)的是一種明確的價值判斷,即事物的價值往往在當時即刻是無法被人們清楚認識的,人們的接受與認知似乎總是滯后的、遲疑的,因而必須通過時間的累積才能使人們確信,那么事物的價值以及其背后相關主體的努力與奮斗也就顯得具有某種悲壯色彩。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追問其充分性的問題,是否有了時間的積淀,必然導致事物價值被發(fā)現(xiàn)呢?如果足夠樂觀,考生當然可以詩意地歌頌吹盡狂沙始到金的可貴;如果偏向保守,則也可以去探討事物價值被承認的其他條件,比如時代的發(fā)展、民智的開啟、條件的變化等等,行文反倒可以向縱深發(fā)展。而“也有人認為不盡如此”恰恰也能從這個角度予以突破。
所謂“不盡如此”,不是“不是如此”,因此不是一種簡單的反對,而是考慮更多因素的表現(xiàn)。這種態(tài)度一方面包括了認為價值的呈現(xiàn)不一定要靠時間的沉淀,如果足夠合理、足夠契合時代需要,它應該可以立即發(fā)揮展現(xiàn)其意義。戰(zhàn)國時期的法家思想從形成到成功時間很短,共產(chǎn)主義思想從形成到成功花費了不到100年的時間,從歷史長河的角度看也是驚人的。這些都足以提供歷史佐證。當然,也可以從當代被發(fā)現(xiàn)的所謂的價值并不是其真實的或最本質的價值這一情況去思考,可能是當代的風塵遮蔽了人們的眼睛,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而其真正的價值則是拉開了時間距離后才被發(fā)現(xiàn)的。比如春秋時期的儒家思想,起初只被認為對鞏固既有秩序存在價值,卻在幾百年后被西漢統(tǒng)治者發(fā)現(xiàn)了其對于維系大一統(tǒng)和專制統(tǒng)治的獨特價值。換言之,時間的積淀既可以是時移世易,也可以是人類社會認識的發(fā)展和進步。此外,情況也可以是經(jīng)過了時間的變遷,事物的價值經(jīng)歷了變化,甚至可能消失了,它不再具有任何具體的價值了。孟子贊揚孔子為“圣之時者”,也就是強調孔子的偉大主要在于始終把握時代的脈搏,而不是將傳統(tǒng)當作木乃伊來看待。確切地說,他贊揚的是孔子精神。
這種態(tài)度當然還可以是前述所說的對于充分性的考慮,這是一種補充性的思維,即在承認其必要性的同時,思考其充分性的不足。也就是,除了時間的積淀外,事物價值的彰顯還需要什么其他條件。按照考生的慣常思維,外部條件可以是技術的發(fā)展、需要的變化、社會矛盾的轉化、更多真相的揭露等,內(nèi)部條件則可以是理性的回歸、認識的深入等。
總體而言,這個材料平和包容、開放多元,給學生以明確的寫作道路的同時,也暗示了許多“分岔的小徑”,如何理順邏輯、調動積累、組織語言、站穩(wěn)立場,最終決定了文章品類的高下。
徐清雅老師
在這樣一個“短頻快”的信息時代里,我們總是耐不住性子花時間去尋找或驗證事物的價值,人們對事物價值的認知過程逐漸從“耳聽、目見、躬親”而縮短成了“耳聽、目見”。私以為,這也是今天上海高考作文題重新著重提出的“有人說,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事物的價值才能被人們認識”意義,強調認知的過程中要重視“時間”。
雖然時間是檢驗事物的重要標準,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需要在作文中進行一定分析,但“有人認為不盡如此”,才是這個題目的思辨點,在此我在這提出其中一個簡單的寫作思路: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
時間本身不能賦予事物“價值”的,甚至時間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真正我們所認知的事物的價值很大程度上要取決于其本身是否有“價值”。而事物的價值與客觀環(huán)境有莫大的聯(lián)系,客觀世界的不斷變化,會導致在不同境遇下事物價值的變化。
所以與其說認知事物的價值需要通過“時間”,不如說“時間”的背后體現(xiàn)出來的是人在認知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如果把事物的價值單純通過寄托于時間的流逝來“靜待花開”的話,這種認知的方法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我們在認知事物的過程中,離不開對環(huán)境的判斷,離不開正確的認知方式,離不開自我本身的認知層次,而這些其實都離不開“時間”的打磨,才能更深更廣地了解到事物的價值,所以說時間對事物的認知是有“沉淀”作用的。
但我們認識事物卻不能僅僅停留在時間的本身,而是應該思考在“時間”的流逝中人所發(fā)揮的主觀能動性。
我們在寫這篇作文的時候,可以選擇的事例有很多,注意強調事例中“時間”背后所體現(xiàn)出的是人在認知過程中的付出。
同樣,這篇文章也是可以結合社會現(xiàn)實,在現(xiàn)當代這樣一個高度發(fā)達信息蕪雜的時代中,如何克服“一味接受”,直接獲得對事物價值的判斷這種“思維惰性”,也是需要我們?nèi)ニ伎嫉摹?/p>
是寄希望于別人用“時間”去發(fā)掘事物的價值,自己選擇通過單純的“時間”累加去獲取他人對事物價值的解讀,還是自己也需要在“時間”中付出自己的努力,從而推動事物價值的發(fā)掘?這對于當今青年人在社會中應該肩負起怎樣的責任有莫大的啟示。
丁志超老師
看到這個作文題,有兩個感慨,一是對學生來說有點難,二是這個作文題頗有些去年題目“連續(xù)劇”的性質——試把它們共同聯(lián)系到“疫情”上就很好解釋了:去年的疫情是一個重大的轉折,我們并非無能為力;而疫情在人類歷史上的意義,可能也需要留待時間去沉淀,才能慢慢呈現(xiàn)出真正的價值。而這兩個題目,都依然共同指向“認知”,更具體而言,是認知普遍的規(guī)律。
普遍的規(guī)律是否需要認知?需要。它需要我們有正確的認知態(tài)度、足夠的認知能力和可行的認知方法。我們往往認為,事物的價值怎樣完全顯露?靠的是時間的沉淀。似乎時間成為了回答一切的良藥。然而,時間真的足以回答一切嗎?千百年來,難道不依然存在許多未解之謎?不依然有許多歷史事件,我們無法認識其真正意義?何況,即便可以依靠時間的沉淀,多長的時間算是足夠?十年?百年?還是一千年?事實上,在不同歷史發(fā)展階段,我們對于事物價值的認知是不同的,是緊密依賴于時代的。正如馬克思所言,任何事物都有其歷史局限性,任何人也不可能超越他們所處的時代去認識事物。第一個想要嘗試飛行的萬戶,在當時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可能被人認為是瘋子,但今天的我們卻視他為飛天夢想的先驅;梵高生前作品價值無人發(fā)現(xiàn),可是他死后,直到今天,其作品的地位卻越來越高。更有很多偉大的成就、驚人的發(fā)現(xiàn),到今天也許都沒有被真正認識其意義,還需要留待后世進一步發(fā)掘。因此,“認識”也許本身就是受到局限的。
另一個可以反思的角度就是我們認知的方式。是不是時間就真的有驚人的魔法?在這樣的魔法之下,經(jīng)典自然鑄成,無價值的自然淘汰?對此,我們需要袪魅。時間的篩選和沉淀不是自然生發(fā)的,是一代代人的主動選擇。有的是當時就被傳唱,綿延至今。有的是多年之后價值被重估,比如韓柳重新倡導古文,文藝復興號召恢復古希臘羅馬。有的是有賴權威的點評,如歌德談話錄對前世和當時作家的品評,魯迅的小說史略中對古典小說的鉤沉。更為常見的是歷史著作中對過去的歷史的思考,如司馬遷對歷史人物的篩選和評價,文學史、藝術史對于文學藝術作品的選擇和批評等。當然,還有讀者的接受、時代的需要、社會的發(fā)展、媒介的傳播、甚至個人立場所需等各種因素。不是時間為我們過濾一切,漉洗這一切的恰恰是我們?nèi)祟愖约。這篇作文從反面來寫的話,也許對學歷史的同學更有利,更有多元的視角。
此外,如果你學有余力,了解到藝術學家丹托等人的“藝術世界”的理論,社會歷史學家布迪厄的“場域”理論,認知心理學中關于“關系”的理解等諸如此類的理論,也許會更多元地啟發(fā)你從多個維度去思考非時間的價值,或者說,時間不過是一個表面的維度,是我們無法條分縷析在一件事物經(jīng)典化的過程中諸多因素影響之下,暫時假托的一個表象罷了。而表象背后,冰山之下,有更多有待我們認識的真相。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硬要寫反對的觀點,與“有人”持同樣立場也是可行的。因此,你完全可以從正面出發(fā),豐實地、深厚地、自信地談論時間的沉淀是如何讓我們認識事物的價值的。正因為時間沒有界定長度,而認識對象、認識方法也沒有限制,我們當然也能從最廣義、最兼容的角度,用時間來檢驗真理。昨天沒有被認知的,今天認知;今天認知不夠完全的,留待將來。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須沮喪?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勇敢地面對未知的挑戰(zhàn);或者不求完全徹底地認識事物,但求盡己所能——這難道不是追求真理應有的態(tài)度嗎?
因此,本文從正反兩個方面,都有很多寫作的途徑。相對而言,反面的難度更大,更需要有多元的思考角度和更為深刻的思想認識。但是正面的角度也有很大發(fā)揮空間,正確理解題意,充分論證觀點,循縝密的思維寫下,一定能開辟出廣闊的道路來。
李青、王影、姚楠楠老師
一.題意解讀
今年的這則材料作文,是考生熟悉的二元觀點類材料作文,看似審題難度不大,但富含哲理。首先考生需從整體把握材料。材料給出了兩種觀點,一種是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事物的價值會被認知;另一種就是“不盡如此”的,也就是認為事物的價值是否被認知跟時間的沉淀之間不一定有必然的聯(lián)系。
其次,去把握這則材料當中的關鍵詞---事物的價值,考生需要考慮事物的價值與什么有關,以及事物的價值如何才能體現(xiàn)。事物價值本身有其主體性特征,但也有一定的客觀基礎,而“沉淀”是積累,是凝聚,不是時間白白地流逝。在時間沉淀的過程中科技進步,人們認知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有效地認識事物的價值。
從第一個觀點出發(fā)---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事物的價值才能被人們認識
考生可考慮的角度有:
1.文學作品中經(jīng)過時間沉淀的大多是經(jīng)典
2.對歷史的解讀,如歷史上的變革
3. 某些藝術品,如梵高的畫
第二個觀點,“不盡如此”,考生可以從以下角度解讀
第一層,事物的價值不一定需要時間沉淀才能被認知
1. 事物本身就具有價值,如《紅樓夢》等經(jīng)典作品
2. 時間的沉淀只是條件之一,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如客觀條件的限制,左思、列文虎克的例子都能使用
第二層,事物的價值
1.事物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2.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價值觀也會變化,對事物的態(tài)度,衡量標準也不相同,如一些網(wǎng)絡作品流行一時,但現(xiàn)在看來沒有價值,再比如對某些歷史事件的評價。
3.人有認知局限,所以即使時間沉淀,人也不能全面認識事物的價值。
二.立意角度:
1. 價值有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論。
2. 提升認知水平,多角度挖掘事物的價值,才能不囿于時間限制。
原創(chuàng) 家輝高中語文組 上海高考全指導
本站(databaseit.com)部分圖文轉自網(wǎng)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底部郵箱),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