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MBTI撞進大學生活
以前我們交新朋友,常常問的都是“你是哪里人?”,拉近距離靠的通常是靠愛好、同鄉(xiāng)、專業(yè)等等。
而在如今的大學校園里取而代之的則是:
同學,你的MBTI是什么?
你是I人還是E人?
MBTI全稱為“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是一種人格類型理論模型,用來描述人們在生活態(tài)度、行為處事和做出決策等方面的偏好規(guī)律。
其將個人行為差異分為四個維度,并劃分出16種人格,四個維度分別為:
內向型(I)VS外向型(E);
實感型(S)VS直覺型(N);
感情型(F)VS思考型(T);
判斷型(J)VS感知型(P)。
這一套全新的加密暗語MBTI已經成為當前大學生社交的破冰神器,甚至有人調侃MBTI已經成為大學生的新型“身份證”。
當然,MBTI融入大學生還不遠止于此,前段時間,“北理工宿舍分配統(tǒng)計MBTI”的話題沖上了熱搜。北京理工大學在今年的宿舍分配中,除了考慮到學生的專業(yè)和年級因素外,還增加了一些特殊因素,如MBTI性格類型、是否是追星等等。
在MBTI熱潮中,大學生們的存在已經無法忽視。
#1. “MBTI”為什么
在大學生中“火爆”?
MBTI直觀易懂,高效便捷。
“MBTI就像是我的一張名片”,通常當我們剛剛進入一個新的場合時,需要用一個標簽或者關鍵詞來介紹自己讓對方迅速了解自己的基本情況。而MBTI的測試結果就很適合用于自我介紹和交流破冰,為大學生們人際交往提供了一個參考。它能幫助大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介紹自己并且在短時間內就對他人形成一個初步判斷,使得交流更加的簡單和便捷,大大降低了時間成本。
MBTI具備娛樂屬性滿足了大學生的社交需求。來自西北的X同學說“剛進大學的時候,我很靦腆慢熱,跟大家都說不上話,后面大家聊到MBTI,發(fā)現有相同類型的室友,就好像找到同類一樣,慢慢地就能大家聊起來了”。合適的話題對于社交的開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MBTI的16種人格分類和“星座”話題一樣,具備天然的娛樂屬性和討論空間,在大家都不熟的情況下,借助MBTI同學們很快就能找到人人“有話可說”的話題。而且人人都有“從眾”的心理,大學生想要盡快的融入群體,就會選擇跟隨熱點融入話題。
另外MBTI的走紅與互聯網資本的助推脫不開關系。許多商家利用大學生青年群體的社交心態(tài),通過制造話題和廣告?zhèn)鞑,吸引大學生點擊參與心理測試,并借積累龐大的用戶,為其他產品引流。一些國家還緊跟熱點拍攝了觀察類綜藝《MBTI inside》和網劇《看見你的MBTI》,甚至一些職場綜藝節(jié)目和戀綜也以MBTI為切入點拍攝節(jié)目,使得MBTI熱度日漸上升。
#2. “MBTI”真的可以
定義我們嗎?
MBTI究竟是科學還是玄學?
對此一些專家表示,MBTI是有一定道理并非毫無科學性而言。很多同學用MBTI的類型作為自己的交友標簽和測試自己的理想型,這背后體現了一個宏大的哲學命題——我是誰。
大學正是同學們自我認知和未來目標的迷茫期,MBTI的出現為大學生們提供一個認識自己的契機,測試結果也給大學生們一個大概的方向,對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甚至擇偶都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但MBTI也并沒有網絡上吹噓的那般科學,它和星座等類似,均會讓人產生巴納姆效應(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tǒng)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因此,不必奉為圭臬,否則反而會思維受限。
MBTI人格測試本身只是一個便于認識和了解自我的工具,是通向自我認知與他人展開社交的一條途徑,但一個人的特質會隨著環(huán)境變化而發(fā)展變化,再精確的量表都難以衡量。
MBTI無法定義我們,更無法決定我們的人生走向,如果過分執(zhí)著于MBTI的測試結果從而對自己的性格不滿,或是因此變得固步自封,那么就得不償失了,畢竟人生其實是有無限可能的。另外在社交中通過MBTI對他人形成初步印象,是因為接觸時間較短暫時沒有別的方式去了解他人,但這種方法很容易先入為主,長久來說也并非有益,只能作為一個權衡之計。
#3. 別太執(zhí)著,
理性看待“MBTI”
有多少同學在使用MBTI的過程中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呢?
一開始我們使用MBTI是為了能夠在破冰期迅速的拉近與他人的距離,進一步的探索和了解自己的個性。但如果在后續(xù)的人際交往或者行為決策中,一直被MBTI牽著鼻子走,甚至給自己貼上標簽,那么MBTI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如果過分執(zhí)著于MBTI的測試結果,生活反而會陷入痛苦,甚至會迷失自我。
一個人的人生不能用四個字母簡單概括,也沒有一種性格類型比另一種“更好”或“最好”。人不可能只有16個類型,通過MBTI不足以真正了解一個人,但MBTI卻人為的提供了有限的標簽。而且人是會不斷變化和成長的,不同時間去測試的時候我們還可能得出不同的測試結果。因此,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不要因為測試結果就給自己太多的心理暗示,不要因為標簽束縛了自己。
本站(databaseit.com)部分圖文轉自網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底部郵箱),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