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24屆圣陶杯]高三組現(xiàn)場決賽題
【現(xiàn)場決賽試題(高三組)】(根據(jù)考生回憶)
[中華第24屆圣陶杯]高三組現(xiàn)場決賽題目: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一、“一首《錦瑟》解人難。”后人對詩的主旨有諸多解讀。有人說這首詩表達的是對女子的思慕;有人說這首詩表達的是對亡妻的追懷;有人說這首詩單純地描摩了音樂的美麗,對瑟的描寫的詠物詩;有人說這首詩表達的是生平、自哀身世……請根據(jù)自己對《錦瑟》的理解,以《說<錦瑟>》為題寫一篇小論文,寫出對詩意的理解和感悟。字數(shù)為1500左右,觀點清晰,論據(jù)合理,能自圓其說。
二、請根據(jù)《錦瑟》一詩改編成一個故事(小說、劇本、寓言……敘事詩除外)字數(shù)1800-2000,題目自擬。
請根據(jù)自己的特長任選一題。
【現(xiàn)場作文】
說《錦瑟》
603 朱林
古者言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沒有誰能真正抵達他人的內(nèi)心。依照言語邏輯的學說,我們所能感觸的文本也不過是思維的云朵灑下的寥寥雨點。可古來詩話漫談又何以孜孜不絕,中國人又何以鐘情于此呢?我想,文化的同根性大抵是不可不談的了,這又尤其現(xiàn)于語言。詞勾意連,抑揚頓挫,只言片語便撩撥了素日里為理智、現(xiàn)實和機械生活所固結的詩性詩魄。思遠懷人,吟“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郁郁登高,嘆“把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這飄悠的情思,不由得讀者不去追索:詩人彼時境況際遇如何?他何以這樣雕琢這樣準切而優(yōu)美的文辭。而一切記述,沒有比原詩本身更貼近詩人的了。解讀,就從詩句出發(fā)。
義山之詞,有題也似無題。如《論語》一般,取前二字為題,而“錦瑟”又確鑿是一種物象。弦聲凄切,愁思欲絕,不忍聽之而去之半。五十弦便也罷了,又偏偏是“無端”!這樣一種嗔怪不解的口氣,像是求問那錦瑟:為何如此纏綿悱惻,動人心魄而又勾人愁思?一弦一柱都教人思憶往昔的如花美眷。不曾學過樂器的人觸摸到古箏這一類弦樂器時也許有過這樣一種體驗:探出手指,擇一端始,一根又一根緩慢地撥響它……不成曲調(diào),卻可那裊裊不絕、一音未平而一音又起,無端使人動容。一遞一響,像是閱盡歷歷流年。一時心有悵怨而無人與訴。開篇即令人掩卷嘆息。
莊周夢蝶,杜宇化鵑,這典故歷來為人所知,而詩人用得可謂高妙。曉來時分,蝶已遠飛而心亂意“迷”;望帝之春心,那一顆與屈原極目千里而傷相類似的春心,凄凄切切,都托給了聲聲哀啼。這已足以動人,但詩人猶嫌不足:渺渺滄海,水天一色,朦朧疏離的月光照著鮫人的珠淚;藍天日光正暖,那玉上似乎也有隱隱的煙氣。人物相生,時空穿梭,千古蕩滌,但一切都歸于這迷離渺茫的氣氛之下。物象的寬廣,必然會導致解讀的多樣性。因為無論持何種觀點,都可以從原詩中找到根據(jù)。這也是詩人內(nèi)心復雜情感交織所致。說是睹物思人,如歸有光庭中所植亭亭如蓋的枇杷樹;又或是聞聲動情,如白居易送友人時那弦弦掩抑的琵琶語。既然詩人言為心聲,落筆成文,那我們又為什么企圖將一首詩歸進一個固定的類別呢?
再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也恰恰反映了解讀主題的多元性,也是這首詩的意義所在。感懷舊情,嘆物是人非者,可從中尋找共鳴;自傷身世,問人生敘歷者,可從中悵懷同感;尋索人物,求哲學者,也可大有所觸。“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誠哉斯言。讀者的閱歷與思緒,無一不決定了他所感受到的模樣。“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詩人寫詩是這樣,我們讀詩,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那么,詩的普遍價值和意義又如何界定呢?詩的末聯(lián),已是zui.好的答案——“此情”。何情?或是政治失意,或是情場受挫,但不變的,是這紛紛惘然已成追憶的情。也是由此,千百年來咀嚼此詩的人的心靈,與詩人相通。正如余秋雨所說的,莎翁身世成謎,可歷史煙塵散盡,后人仍然能從他的作品中領悟他的情感和內(nèi)心。
葉嘉瑩說,詩人都有一顆不死的心。而讀者的筆,也許無法很好的傳情達意,卻可以使自己的心不死。解讀一首詩,從朦朧的激賞始,到企圖字斟句酌,思索這何以成好,由情入理;追探詩人身世,企圖給詩定位,定性,這也是好的,只是不可過度。如有些詩話,只以檢視詩詞中所用的典故出處為榮,卻忘了心的體悟。爭執(zhí)不下,擱置一旁,不知是多久后偶然回首,所珍視的,所觸動的,仍是那一分情意。
愿我們皆同此心,莫待來時空嘆惘然。
本站(databaseit.com)部分圖文轉(zhuǎn)自網(wǎng)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底部郵箱),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