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由洗耳的典故
許由洗耳的典故來自:
漢 蔡邕《琴操.箕山操》:“〔許由字武仲〕以清節(jié)聞于堯,堯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璽禪為天子。于是許由喟然嘆曰:‘匹夫結志,固如盤石,采山飲河,所以養(yǎng)性,非以求祿位也;放發(fā)優(yōu)游,所以安己不懼,非亦貪天下也。’使者還,以狀報堯,堯知由不可動,亦已矣。于是許由以使者言為不善,乃臨河洗耳。樊堅見由方洗耳,問之:‘耳有何垢乎?’由曰:‘無垢,聞惡語耳。’堅曰:‘何等語者?’由曰:‘堯聘吾為天子。’堅曰:‘尊位何為惡之?’由曰:‘吾志在青云,何乃劣為九州伍長乎?’于是樊堅方且飲牛,聞其言而去,恥飲于下流。”按,晉 皇甫謐《高士傳.巢父》,謂許由告其堯讓位于他,巢父聽后以為污其耳,“乃過清冷之水洗其耳”。又《高士傳.許由》:“堯讓天下于許由……不受而逃去。齧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曰:‘我逃堯。’”后遂以“許由洗耳”謂隱士志行高潔,遠于勢利,甘心隱居!睹献.盡心上》:“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漢 趙岐注:“樂道守志,若許由洗耳,可謂忘人之勢矣。”
許由的解釋 亦作“ 許繇 ”。傳說中的隱士。相傳 堯 讓以天下,不受,遁居于 潁水 之陽 箕山 之下。 堯 又召為九州長, 由 不愿聞,洗耳于 潁水 之濱。事見《莊子·逍遙游》、《史記·伯夷列傳》。 南朝 梁
洗耳的解釋 .表示厭聞污濁之聲!睹献·盡心上》“古之賢士,何獨不然” 漢 趙岐 注:“樂道守志,若 許由 洗耳,可謂忘人之勢矣。” 晉 皇甫謐 《高士傳·許由》:“ 堯 讓天下於 許由 …… 由 於是遁耕於
以訛傳訛還是望文生義?被誤讀八百年的“洗耳恭聽”
《讀史聊成語》第一部分 上古時期
上古時代是指:現存文字記載出現以前的歷史時代,對世界各地上古時代的定義也因此不同。在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也就是從開天辟地到堯舜禹時期,夏朝建立為終結。這個時代由于沒有發(fā)現文字記載,大多數的事件人物都是根據后世的古文典籍得以流傳至今。
以上古時期的神話、典故為來源的成語有很多,基本上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如: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開天辟地、巴蛇吞象、刑天爭神等。我們今天來聊一聊堯舜時期的一位名人,在他的身上有兩個我們今天還耳熟能詳的成語。
第一個就是“洗耳恭聽”。這個成語中“洗耳”一詞最早來源于典故“掛瓢洗耳”。這里的主人公就是許由,字仲武,看來是許家老二。他是陽城槐里人,也就是現在河北行唐縣轄區(qū)內。行唐縣原名為南行唐縣,因唐堯南行而得名。許由道德高深,學問淵博,為人更是剛正不阿,大義凜然。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里記載“為人據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許由在當地名聲大盛,甚至傳到了朝廷里,連堯帝都知道他是一位大德高人,多次找他想把天下禪讓給他,他不厭其煩只好跑到今天的河南登封附近的箕山中隱居起來。
堯帝知道他隱居箕山之后,又派人找他,說要讓他當“九州長”。天下九州之長,其實還是禪位給他的意思。堯帝派的手下去請許由時,許由正打算去飲牛。還沒聽使者說完,許由便把飲牛用的瓢往牛角上一掛,扭頭便朝山下跑了。使者目瞪口呆,愣了一會兒才緊追過去。許由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到河邊,洗起了耳朵,此舉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許由的朋友巢父恰巧隱居在附近,這時正牽著一頭小牛來飲水,便問許由在干什么。許由就把情告訴他,并且說:“我聽了這樣不干凈的話,怎能不趕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也是一位大德隱士,聽了他的話對他說:“你如果躲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里,與世隔絕,誰能找見你?我看你是故意在俗世浮游,想讓人家找見,然后又拒絕出任,從而博得名譽。你這不是作秀是什么!喝了你這種偽君子洗耳朵的水,我的?隙〞亲拥!”說完,他牽起小牛,徑自走向河上游去了。許由聽了之后羞愧不已,向舜帝的使者表明了自己堅決的想法,讓他們不要再來找自己,之后徹底的歸隱山林。
關于許由的第二個成語叫“越俎代庖”,在堯帝和他的對話中,許由說道:“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出自《莊子》)
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您讓我來治理天下,可是如今天下已經很安定了。我來代替你,難道我是為了出名嗎?名聲實際上是虛偽不實的東西,難道我還要追求那虛偽不實的東西嗎?我像鳥雀一樣筑巢于森林,不過僅占一根樹枝而已;我像偃鼠一樣到大河中喝水,也不過裝滿自己的肚子而已。回去吧君王!天下對我是沒有什么用處。廚子雖然不下廚房了,但當祭司的,也不會放下神圣的祭器來代替他下廚啊!
讓我們回到“洗耳恭聽”,這個詞現在的意思是意思是把耳朵洗凈,以便恭敬地聽取有益的良言或欣賞優(yōu)美的樂曲。最早出自于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請大王試說一遍,容小官洗耳恭聽。”顯然這個詞表達的含義和“洗耳”原意天壤之別。一個是說恭恭敬敬地聽人說話,一個是拒絕聽到并帶有鄙夷之色。那么為什么從“洗耳”到“洗耳恭聽”會出現這樣的反轉呢?為了搞清楚這件事,筆者翻閱了很多資料,沒有找到合理的解釋。通過對那些資料的研究和思考,私以為有三種可能。
1. 這兩個詞本身沒有任何關聯(lián),只是恰好用了同樣的動詞和名詞。
2. 某些古人望文生義,在沒有了解許由故事的時候自己覺得應該是恭敬傾聽的意思,從而以訛傳訛,影響了后世之人。
3. 因為空耳誤聽造成的錯誤流傳。在查找鄭廷玉《楚昭公》原文的時候,經?吹接羞@樣的文字:請大王試說一遍,容小官洗耳(席而)恭聽。席而二字可能就是誤聽的原字,表示席地而坐恭恭敬敬的聽你發(fā)言。這個解釋在《楚昭公》中也非常應景。于是筆者想到另一件事情,老子在周王室擔任的官職叫“柱下史”,也就是中央圖書館館長兼任秘書處秘書長,不僅管理學術,還要進行史實記載。在當時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學術地位,就連孔夫子也多次向他求教。在周王室進行內閣會議的時候,只有天子才能伏幾而坐,其他官員都是席地而坐。而老子因為自己的學問和官職,在討論發(fā)言的時候大家會有恭敬的表示,也就是“席而恭聽”的意思。當然也可能是老子不需要席地而坐,另有安排,找不到證據就不猜測了,不過這種說法我個人覺得更可信一些。
大家還記得有什么成語或者俗語是因為誤傳而變得古今含義不一樣嗎?一起來聊一聊吧。
比如: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
”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原為"跑了和尚跑不了寺(事)"
本站(databaseit.com)部分圖文轉自網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底部郵箱),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